水利扶貧引來源頭活水湖南鑄鐵鑲銅閘門在水利廳扶貧攻堅成果側記
湖南鑄鐵鑲銅閘門水利扶貧引來源頭活水湖南鑄鐵鑲銅閘門在水利廳扶貧攻堅成果側記 鳳凰縣塘橋水庫除險加固后,美觀大方的大壩外坡。 聚焦重點求實效 加快補齊脫貧攻堅水利短板,充分發揮水利支撐保障作用,讓水利的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貧困群眾是破解貧困地區水利難題的有效途徑。 在已基本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基礎上,省水利廳與省扶貧辦聯合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突出問題排查,將目光聚焦補齊“安全飲水短板”上。此次行動共排查出全省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600戶15926人。 針對發現問題,省水利廳將從省財政追加1000萬元專項支持,并制定有關整改方案,確保年內全面解決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 同時,省水利廳一方面依托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夯實貧困地區“面上”水利基礎,解決區域灌溉、供水、安全飲水及防洪等問題,另一方面依托中小水利工程,解決貧困地區“點上”水利問題,如中小河流治理、高效節水灌溉、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小型水源工程等,有效解決當地存在的個性水利問題。 此外,組織水利扶貧幫扶技術服務隊專家,不定期對貧困地區開展水利技術服務幫扶亦非常必要。近年來,省水利廳多次舉辦全省水利扶貧暨統計業務培訓班、鄉鎮水管站長培訓班等,培訓貧困地區技術骨干2000余人次。 宜章縣莽山腳下的高效節水園區天塘和宜紅茶基地。鄧加亮 攝 創新理念護生態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貧困地區水生態環境治理,讓貧困地區水利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是水利扶貧開發的題中之意。 “十三五”以來,省水利廳累計安排貧困地區83個水土流失治理項目,落實中央資金4.82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4.88平方公里,發展了一大批農業產業;累計安排貧困地區小水電扶貧項目28個,總裝機總規模119630千瓦,落實中央資金3.41億元,每年產生扶貧收益2044萬元,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9000余戶約6.66萬人,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積極實施湘西州鳳凰縣等貧困地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落實中央資金5.94億元,新建或改善河流通道31個,實施了生態補水、生態護岸及濕地保護等行動,有效改善了當地水生態環境質量,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永順縣塔臥鎮三家田村孫江山夫婦放棄外出打工,回家加入合作社干起了大棚蔬菜,辣椒豐收,夫妻二人非常高興。 精準幫扶結碩果 “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省水利廳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吳科平說:“駐村的三年來,我就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三家田村當作自己的家,不斷深入全村24個村民小組調查摸底,訪貧問計,把規劃、目標轉化為一件件群眾期待、看得見,摸得著、落得實的具體措施?!?/span> 2015-2017年,省水利廳對永順縣塔臥鎮三家田村開展第一輪幫扶,通過組織制度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措施,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2117元上升至2017年的6216元,增幅達到193%。三家田村2016年被評為“脫貧攻堅示范村”,隊長吳科平獲“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稱號,在省直單位駐村扶貧工作年度考核中省水利廳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正是因為有了一批批像吳科平這樣的扶貧干部,才讓湖南水利扶貧事業開出了沁人心脾的花。 2018年3月,省水利廳對永順縣永茂鎮卓福村開展第二輪扶貧,目前已編制完成《湖南省水利廳駐永順縣永茂鎮卓福村2018~2020年幫扶規劃》,大力發展黑豬養殖產業,落實農村安全飲水、農田灌溉、河道生態治理等各類建設資金1810萬元。如今的卓福村正在朝著下一個示范村前進。